电话:
13358009878
现在新能源车的补能焦虑逐步取代续航里程的焦虑。充电问题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发展至关重要。新能源汽车的超预期增长,充电设施成为了刚需.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73.1万台。今年前11个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494.9万台,同比增加107.5%;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33.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10
储能技术根据储能系统存储能量的形式以及其构成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超导磁储能、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而新型储能即为抽水蓄能外的其他储能技术。从技术路径来看,截至目前,国内储能产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6 年以前):以抽水蓄能为主,技术路径单一。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始于上世纪 60-70 年代,21 世纪后,伴随电力系统对“削峰填谷”需求的不断增加,抽水蓄能快速发展,截至 2016 年底,全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约为 26.7GW,占国内储能装机比例约 99%。第二阶段(2017-2021 年):新能源占比快速提升